close

濟公活佛

濟公活佛.jpg 


      在眾多的羅漢當中,濟公極其特別,是家喻戶曉,無人不知。也是佛教的五百羅漢中,唯一的漢人。
濟公姓李,名修元,又名心遠,是浙江台州天台縣人。父親李茂春,是李駙馬的后裔,母王氏因年邁尚無子嗣,於是日夜求神祈佛,某夜王氏夢見一尊羅漢贈以一朵五色蓮花,王氏接過吞食部久便懷有身孕,於二月初二產下一子,夫婦十分喜歡,滿月時大宴客,當時曾有高僧性空,前來祝賀,賜名「修元」。

  濟公十八歲時父母雙亡,守喪三年後即前往杭州西湖靈隱寺剃度為僧,住持知道修元是羅漢轉世,前來人間嬉戲,於是收他為門下弟子,賜法名「道濟」。濟公不守戒律,佯狂不飾細行,遊行市井間,喜喝大碗酒,吃大塊肉,酒肉羅漢,行為舉止顛狂放蕩,被人們稱為「濟顛」。濟公為寺僧所厭,遠瞎堂仙逝後,靈隱侍再無濟顛容身之地,遂移居南屏山淨慈寺。於公元1202五月十六日端坐圓寂。

    神像容貌:濟公身穿破僧衣,手拿把破扇,面部表情十分生動。從二個角度欣賞,濟公有三種不同表情:從左面看來,滿面笑容,稱為「春風滿面」, 從右面看,滿臉愁容,叫做「愁眉苦臉」 ,從正面看,更有意思,半邊臉哭半邊臉笑,正所謂「哭笑不得」、「啼笑皆非」正是濟公性格的絕佳寫照。
聖誕千秋:年農曆二月初二日,是濟公活佛的誕辰之日,由於濟公活佛的信徒眾多,因此前來祭祀的人絡驛不絕。自從大家樂盛行之後,賭民把濟公當作明牌的指示神,實在有辱宗教規勸世人行善棄惡的精神。
濟公,或稱濟公活佛、濟公禪師、濟顛。他本姓李,名修元,又名心遠,是宋朝時浙江台州(臨海)天台縣人。父親李茂春,母親為王氏。夫婦二人因年邁尚無子嗣,於是日夜祈神求佛。某夜王氏夢見一尊羅漢,贈以一朶五色蓮花,王氏接過蓮花吞食,不久便懷有身孕。南宋紹興三年(西元一一三三年)二月初二日產下一子,夫婦一舉得男十分歡喜,滿月時大宴賓客,當時有高僧性空,前來祝賀,賜名「修元」。傳說他降世的使命,是因如來佛祖座前的大鵬鳥,但因觸犯天條,私自逃下凡塵,因此才降龍羅漢(濟公)下凡轉世,找尋大鵬鳥的下落。濟公在塵世間,也經歷各種刼難,在歷經千辛萬苦後,終能完成了他下凡的使命。
    道濟素為寺僧所厭,住持遠瞎堂仙逝後,靈隱寺再無濟顛容身之地,遂移居南屏山淨慈寺。
南宋開禧二年(西元一二0六年)的五月十六日,濟顛端坐圓寂。
民間傳說中的他,頗富傳奇色彩。濟公活佛是位專管人間不平,又神通廣大的傳奇人物。智鬥丞相秦檜,懲治嘲弄貪官污吏,並路見不平拔刀相助,又他的舉止行動常常以嬉笑怒罵、幽默逗趣的形式出現。 有關濟公活佛的種種救人於危的神蹟傳說,坊間流傳的《濟公傳》有不少的描述,助人為善與顛狂情事,都在這本民間流傳書中表露無遺。有人問他,藉酒裝瘋因何而醉?他說:「眾生已醉,我若未醉,如何醉裡度他。」
    濟公,有說是活佛下凡,亦有說其修道高深,神通廣大。濟公活佛是佛道二教一齊信仰供奉的神衹之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北三元宮 的頭像
    台北三元宮

    台北三元宮『三官大帝』

    台北三元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